提升購物中心空間體驗的52個設計控制點
提升購物中心的空間體驗,得從方方面面做起,無論是動線規劃、空間設計、店面裝修,還是人性化服務細節…
一、購物中心空間建立親切感、對比及活動氛圍
1.做好購物中心空間體驗的5大原則
(1)室內空間相關的部分需要建立親切感、對比及活動氛圍
在購物中心上方加頂蓋不是只為了擁有平和的天氣-冬暖夏涼,同時也利用特殊的植物、鳥類、聲音及香味,并要求商家將店面及其貨品直接開放至人行步道,以塑造獨特、良好的購物空間。無論如何,購物中心因此在其環境中更加獨特。
(2)商家店面與人行道距離應適宜
商家的店面不宜距離太遠,由人行步道的兩側上、特別是作為注意力焦點的開放性空間上應能看見商店內的展示細部。另外根據購物者的人數,空間應勿過窄以至感覺太過擁塞,人行步道9-4米寬似乎是合宜的。
(3)沿街商店需布局緊湊
購物中心動線不宜太長以至于令人打消由一端走至另一端的念頭,在大型購物中心內,建議使用沿街商店及其它方式使賣場更緊湊。
雙層式的商業街有時可用來使商店更加靠近。雙層式商店可以一層在停車層上半層處、另一層在下半層處,以縮短上坡及下坡的距離。
(4)合理設置停車場,引導客流
在水平配置型式的大型購物中心內,有時很難誘使購物者離開樓層,前往另一個樓層購物,因而很可能產生一層賣得很好另一層卻很差的情況。因此,停車場也可分為兩層,每一層停車位數都不要超過停車總位數的60%,以避免該層成為主要層。
(5)營造吸引顧客購物的公共環境
購物中心的公共區域必須創造出吸引人的環境,使其能至該處購物。將Mall加上頂蓋主要便是籍此控制室內的環境。但如下數項論點則是無意義的:
2.焦點中庭:作為意象焦點來打造
3.挑空:達到將購物者引導向上的效果
在購物中心內設挑空及屋頂采光,具有將購物者的視線引導向上的效果,對于吸引購物者上樓選逛有良好的推動力。
4.垂直動線:優缺點分析
垂直動線分有各種形式,各有其特點及適用性。
電梯在連接Mall及停車場時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故需確定它有足夠的尺寸以容納嬰兒車及手推車,所以一臺大容量的電梯比兩臺小容量的電梯來得好。
5.入口:應設有清晰的引導系統
購物中心的入口以大片的雙向玻璃門最為普通。自動門也經常被使用,但當出入的顧客很多時容易產生問題。在入口處應有清晰的引導系統以引領顧客進入購物中心。
6.亭式攤位及自動販賣機:可作為視覺焦點
7.MALL的設施與配件:視覺聽覺等體驗營造
8.圖案與招牌:大而簡單是原則
招牌應該大而簡單、以一至兩色顯著地書寫于單純的底色上。對于購物中心而言,應發展出自己的商標,并將該符號用于所有的招牌上。
9.裝修:吸音狀況不佳的材料應謹慎使用
在地板部分,吸音狀況不佳的材料如橡膠等應該避免。當然有時相對的高分貝環境可用來創造“市場意象”的氣氛,但這并不適用所有的案例,如在以強調氣氛格調的精品服飾店等為主的購物中心便不適用此種設計。
10.購物中心內單元商店的典型外觀裝修標準
店面裝修的材料使用通常因個別的商店設計而有所差異,但仍有一些一般性的原則:
以上數項依歐、美的慣例都是承租戶的工作,需與開發者協商后進行。臺灣地區在實際開發時對歐、美的做法可采取參考的態度,是否依循仍要取決于開發者與承租戶的協商結果。
二、商業建筑立面環境本身、需求及設計本身
建筑設計主要是建構于了解每一棟建筑物的兩個方面:其一是環境本身及建筑物可能對其造成的影響及改變,其二是建筑物的需求及設計本身所能提供的程度。
1.影響面:可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環境中的每件元素對于環境本身、建筑物以及在其間活動的人們都是具有影響力的,且其影響都顯著可見。因而如果有任何對于環境上的影響,建筑師都必須有所了解。
2.設計準則:融合環境、配合地景規劃
建筑物外墻的實際功能是作為內部空間的屏障與隔離,同時也提供安全的屏障。因而建筑師需注意每一立面的品質。
建筑外墻立面的設計對于建筑物的成功與否有相當大的關系。種種的立面裝修使建筑物能融合入環境中、賦予周圍環境生氣、定義其范圍、創造公眾的認同感及好奇心,創造公司的意象并給予建筑物藝術層面的表現。另一方面立面能配合地景規劃,提供一舒適愉悅的都市空間。
3.地面層立面:適合活潑、多彩及多樣化設計
在沿街式商店地面層立面通常都作為展示面。因而,它也提供了一種最便宜、多樣多彩且通常是具有說明性的立面。雖然,這不是指那些大多數店面開向內庭的圍封式購物中心。
對于面向內庭的購物中心而言,無開庭窗的地面層墻面可能是必要的,但也仍應盡可能嘗試將其設計得活潑、多彩及多樣化。除此之外也應考慮招牌、旗座等位置。
4.雨棚及突出物:既遮陽又達到展示效果
在購物中心外部商店店面設雨棚有許多好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將人行步道拉近商店,且它也像是一個廣告以說明入口所在,同時能避免所展示的物品被太陽直曬。
當然,雨棚有許多種形式,它也可以配置于二樓的高度,使其能與人行步道有較大高差,避免形成壓迫感。雨棚最小高度多半取決于:
就設計的觀點而言,若能將雨棚等突出物與建筑物一并設計將是較好的做法,如果它是后來再加上的,也需考慮建筑的景觀。
以此觀點而言,不透光的雨棚是比較具有可行性的,它同時也較能控制室內陽光的射入量。
5.二樓立面:需體現活潑有力
在水平配置形式的購物中心,二樓多作為儲藏空間及服務空間,因而容易形成無開口的空白立面。此時需與雨庇、廣告招牌、企業標志等結合,塑造活潑有力的立面。
6.服務區立面:使用磚砌及混凝土為佳
由于服務區作業量很大,因而對于購物空間的景觀來說有較為不利的影響。服務區的立面以磚砌及混凝土皆可,不必使用精美的面材或裝修,因為它們很容易因貨物的搬運造成瑕疵。
服務區通常會有一些無法確定的位置或預知的孔、管線等需要在墻面上開口,因而使用較小尺寸的裝修單元較為適當(如墻磚、可塑性材料如混凝土等)。
三、店面及可見的內部:店面需符合購物中心的一般形式
圍封式的購物中心比起傳統的商店有一突破性的特點,即是它將商店的店面及展示的櫥窗放在購物中心的內部,而將天氣的限制排除在外。
在圍封式的購物中心內,沒有天氣的問題。商店櫥窗則喪失了傳統的展示功能,因為在此類購物中心內,就像在百貨公司,顧客與貨品的關系成為直接面對面的形式。在夜晚的時候,購物中心安全上的要求可以很輕易地滿足,因為它只要將Mall的入口關閉即可。
在商店店面及可見的內部設計上,具有如下一般性原則:
1.影響面:商店位于購物道上
每一間商店單元與Mall的關系乃取決于商業準則,但每一個商店單元關系的影響層面則是取決于各家單元的設計。在某些案例中,開發者會對某些方面的設計予以控制。
2.商店的外觀及大?。罕苊鈱S锚毺氐目臻g單元
很明顯的,有不同的承租戶會塑造不同外觀及大小的商店。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在開發購物中心時有很多“標準單元”出現。
(1)避免設計無更改彈性的空間單元
在規劃每一個零售店時應建立在同一個基礎上,避免設計出很多專用、獨特卻無更改彈性的空間單元。如下表所示案例:
(2)每一個承租戶對于商店的外觀及大小都有其獨特的注重點
因而在商店的設計及配置的細部討論時,承租戶及其建筑師應該要參與,使它們的店能符合購物中心的一般形式。
(3)在法國,購物中心的開發者必須提出一份完整的規劃給未來的承租戶
其中包括販售預測及預算,商店室內配置計劃,建筑師所建議的商店店面形式等。這對于塑造整體的空間形式及企業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四、殘障者使用計劃:便利性、安全性為設計準則
購物區內供公眾使用的室內、外空間的各類通道及設施,均應依照相關規范及法令規定,就殘障者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妥為規劃設計。需管制的要點如下:
1、在購物中心內設有供殘障者使用的設施,應于明顯處設置殘障者使用設施的標志。
2、依建筑技術規則規定,百貨商場必須設置的殘障者使用設備包括:
室外引導通路
坡道及扶手
避難層出入口
室內出入口
廁所盥洗室
而視實際需要自由設置的設備包括:
室內通路走廊
樓梯
升降機
3、供殘障者使用的坡道,其坡度不得超過1:12。供殘障者使用的內外通路、走廊有高低差時亦同。
4、前項坡道、通路、走廊之高低差未達75公分者,其坡度不得超過規定。
5、供殘障者使用的避難層出入口、室內出入口、檢(收)票口,其凈寬度不得小于80公分,且地板應順平,以利輪椅通行。
6、其余,如樓梯、升降梯、衛浴設備、觀眾席構造及停車位皆需依法規規定所示予以管理。